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勞動經濟學院是由原勞動經濟系和人口經濟研究所合并組建而成。勞動經濟系的前身是由原國家勞動部部長李立三同志倡議,于1954年創立的中央勞動干部學校,1984年以前勞動經濟系是為全國惟一勞動經濟學科點。該系是我國最早建立勞動經濟專業(1955年),人事管理專業(1984年),第一批建立人力資源管理專業(1993),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1998年)也是最早(1981年)獲得勞動經濟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2000年獲得了“勞動經濟”專業博士學位授予權,2002年成為北京市首批重點學科單位之一。2003年獲批成為博士后流動站設置單位。勞動經濟學2007年獲批成為國家級重點學科。

1957年1月毛澤東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在中南海接見北京勞動干部學校第一期畢業學員和教職員工
勞動經濟系在教學與科研方面都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編寫出版的專著和教材共幾十種,論文上千篇。許多教材多次印刷,被全國許多兄弟院校的相關專業采用。勞動經濟系首先引進和翻譯了國外相關專業教材。該系還承擔并完成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項目幾十項,在社會上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不少成果被有關部門決策時采納,一些科研成果還獲得了較高級別的獎項。
勞動經濟系進行了廣泛的國際學術交流,與美國密歇根大學、日本早稻田大學、流通經濟大學、日本千葉大學;英國約翰莫爾斯大學、北安浦頓大學、格拉斯特大學;加拿大多倫多大學、香港大學、香港城市大學和香港浸會大學等國外、境外大學的相關系所建立了比較緊密的學術交流與協作關系。多次接待外國勞動經濟、人力資源管理、社會保障與勞動法學等方面的知名專家,他們中的許多人曾來系做學術報告,其中還有7名專家被聘為客座教授。
勞動經濟系創建至今,為國家培養了萬余名大專以上畢業生,其中本科生3000余人;碩士生300余人。現在,畢業生中有1名正部級、7名副部級干部和100余名司局級干部,30余名教授、研究員,20余名博士。
勞動經濟系作為最早設立勞動經濟學科的單位一直處于全國同類學科的領先地位,1996年被國際勞工組織認定為知名研究機構。現在,我國國內勞動經濟學科公認的實力最強的教學、科研機構是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勞動經濟學院和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見北京志)。
人口經濟研究所(以下簡稱人口所)成立于1980年,是我國最早成立的人口研究所之一。早在1973年,為配合國際人口活動,根據周恩來總理的指示,在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的前身北京經濟學院成立了我國第一個人口研究室,人口經濟研究所是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人口所成立以來,按照“立足北京、放眼全國”的方針,積極開展中國人口問題研究,承擔了許多大型的科研項目和國際合作項目,承擔的各類項目總計百項以上,為中國的人口研究發展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人口所是接收UNFPA(聯合國人口基金會)援助的單位之一。在對外合作交流方面,人口所研究人員曾分別到美國、日本、英國、法國、俄羅斯等10余個國家學習、講學。
2000年7月,勞動經濟系與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人口經濟研究所合并組建勞動經濟學院。勞動經濟學院組合優化了學科和教學、科研人員,綜合實力大大加強。
1998年以來,勞動經濟學院加強了同行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廣泛挖掘和利用各種社會資源,迄今,已聘請了40余名本學科領域中的社會賢達、知名專家、學者擔任兼職教授,進一步加強了學科建設。
勞動經濟學院辦學層次豐富,學科體系較完整。設有:應用經濟學博士后流動站,勞動經濟學、人力資源開發與人才發展和勞動關系3個博士授權點;以及勞動經濟學、社會保障學、人口學、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人力資源開發與人才發展、勞動關系以及社會工作專業碩士7個碩士研究生專業和相應的碩士學位授權點;人力資源管理、國際人力資源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實驗班、勞動與社會保障、社會工作、勞動關系等6個本科專業,以及函授大專、函授專升本專業點。設有相應的四個系(勞動經濟與社會保障系、人力資源管理系、人才系、社會工作系)、一個研究所(人口研究所)和國家核心刊物《人口與經濟》編輯部。目前有在編教學科研人員共61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教學科研人員39。
- 專業名稱 開課時間 所屬院系 授課城市 咨詢
- 老年社會保障研究 正在招生中! 勞動經濟學院 北京,全國 在線咨詢
- 就業保障研究 正在招生中! 勞動經濟學院 北京,全國 在線咨詢
- 失業保險研究 正在招生中! 勞動經濟學院 北京,全國 在線咨詢
- 健康與醫療保障研究 正在招生中! 勞動經濟學院 北京,全國 在線咨詢
- 養老保障研究 正在招生中! 勞動經濟學院 北京,全國 在線咨詢
- 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研究 正在招生中! 勞動經濟學院 北京,全國 在線咨詢
- 勞動經濟與勞動法 正在招生中! 勞動經濟學院 北京,全國 在線咨詢
- 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 正在招生中! 勞動經濟學院 北京,全國 在線咨詢